2025年05月24日下午,伟德首页官网和曆史文化學院聯合敬邀烏蘭研究員做客内蒙古師範大學開展系列學術講座。伟德首页官网書記包鳳蘭教授緻歡迎辭,謝詠梅教授主持系列講座。北京大學、南京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内蒙古大學、内蒙古醫科大學、内蒙古社會科學院和内蒙古師範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廣大師生們聆聽了此次系列講座。

烏蘭(Borjigijin Ulaan),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1978年畢業于内蒙古大學蒙古語言文學系,留該校蒙古史研究所工作,後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師從資深蒙古史學家亦鄰真教授、周清澍教授,獲曆史學博士學位。與澳大利亞蒙古學家羅依果(IGORDE RACHEWILTZ)教授等合作出版《蒙古源流》庫倫本之拉丁音寫本,出版學術著作《〈蒙古源流〉研究》《文獻學與語文學視野下的蒙古史研究》、古籍整理《〈元朝秘史〉校勘本》;發表論文數十篇。曾應邀赴日本早稻田大學、蒙古國國立大學、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語言文化研究所訪研,共同開展《元朝秘史》及古代蒙古史方面的研究
烏蘭研究員五次系列講座分别為:“語文學在國内蒙元史學界的運用”、“蒙古史曆史文獻對古代蒙古史研究的價值及整理研究”、“關于《元朝秘史》及其解讀”、“元代漢語語音及八思巴字”和“元代漢語文獻及硬譯文體”。


烏蘭研究員在第一場講座中先是講解了“語文學”的詞源和不同學者對其的理解及不同工具書中的解釋。接着介紹了亦鄰真先生開設“蒙元史語文學”課程的相關情況,并就亦鄰真先生三部分授課内容進行介紹和講解;第二場講座介紹了蒙古史曆史文獻如《元朝秘史》、《蒙古源流》、《黃金史》、《俺答汗傳》、《阿撒剌黑齊史》、《恒河之流》等書的成書時間、内容、版本和抄本情況。随後介紹了蒙古史曆史文獻的整理研究及其價值。

第三場講座以“關于《元朝秘史》及其解讀”為主題展開。此次講座,烏蘭研究員結合自己的研究,就《元朝秘史》的基本情況,如《元朝秘史》的形式、采用這種特殊形式的原因、該書的特點、《元朝秘史》的書名、内容、版本流傳等情況做了詳細介紹。關于《元朝秘史》的解讀,烏蘭研究員主要介紹音譯正文、旁譯兩部分,通過列舉大量書中的句子,講解了音譯用字一般規則和特殊規則、旁譯解讀中的詞法和句型;第四場講座以“元代漢語語音及八思巴字”為主題開展,主要講授了元代漢語語音和八思巴字兩部分。她認為學習元代漢語語音旨在了解元代漢語語音的特征,進而掌握元代漢字音譯蒙古語的規律,以便構拟和複原蒙古語讀音。學習八思巴字亦旨在學習元代的漢語音韻,通過八思巴字的記音,了解到元代漢語的實際發音情況。
最後一場講座于2025年06月07日下午在田家炳教育書院615室進行,内蒙古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李豔潔書記主持,并特邀北京大學曆史學系黨寶海教授、南京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于磊和内蒙古大學蒙古學學院希都日古教授等出席講座。烏蘭研究員以“元代漢語文獻及硬譯文體”為主題,主要針對元代漢語文獻中的一種特殊文體,講解其特點及一般解讀方法。她先是講解了這種特殊文體的名稱,即這個文體的幾種命名情況,接着講解了硬譯文體的使用範圍和硬譯文體産生的原因。最後,她運用大量例句講解了硬譯文體的一般特征。烏蘭研究員認為,元代硬譯公牍文體雖然有一定的程式,針對古蒙古語文獻采取了不少對應措施來翻譯,但也存在很大的任意性,“時而十分拘泥于原文的語法結構,時而省略其中某些部分,時而又夾雜穿插地道的漢語句子,用字也不統一,因譯者而異。”因此,最适宜的解讀方法是蒙句蒙讀,漢句漢讀。

烏蘭研究員講授完畢,在場的師生們就五場講座内容進行提問和讨論,将此次系列學術講座做了進一步外延,學術氛圍一度高漲。



最後,我院博士生導師謝詠梅教授做最後總結發言。她先是感謝烏蘭老師前來為師生們講授了大量精彩的元代語文學相關知識,也感謝前來參與此次講座的專家、學者和同學們。同時,她建議同學們在聽取講座後要認真消化,積極思考。

初審:田友麗 複審:陸一瓊 終審:包鳳蘭